本文節選自方永飛《贏在中層》第四版
“心流”是現在流行的一個心理學概念,代表了一種做事的狀態,代表了某個人做某件事情時心無旁騖。心理學家米哈里·契克森米哈賴為“心流”下了這樣一個定義:心流是指我們在做某些事情時,那種全神貫注、投入忘我的狀態——這種狀態下,你甚至感覺不到時間的存在,在這件事情完成之后,我們會有一種充滿能量并且非常滿足的感受。
可能有人會問:我怎么沒有體驗到心流的存在呢?其實,我們在做自己非常喜歡、有挑戰并且擅長的事情的時候,就容易體驗到心流了。像爬山、游泳、打球、玩游戲、閱讀、演奏樂器,還有工作的時候,只要你喜歡它們并全身心地投入,體驗到心流并非難事。調查 發現,54%的人會在工作狀態中感受到心流,而在游戲狀態中感受到心流的只有 18%。
當處于心流的區域的左右兩邊的時候,也就是覺醒和控制狀態的時候,我們只需要稍微調整挑戰難度或者提升技能水平,就能進入心流狀態。具體來說,進入心流狀態包括以下幾個要點:
第一,我們面臨著一份可完成的工作。
第二,我們必須能夠全神貫注于這件事情。米哈里·契克森米哈賴說,體驗過心流的人都知道,那份深沉的快樂是嚴格的自律、集中注意力換來的。
第三,這項任務有明確的目標。要緊的不是目標是什么,只要目標能將你的注意力集中于此就行。你要想激發你的心流,就必須要有一個目標;你的目標越顯著,你的心流產生的概率就越高。
第四,這項任務有即時的反饋。如果沒有即時反饋,你就容易生出茫然和猶豫感。
第五,我們能深入而毫不牽強地投入行動之中,日常生活的憂慮和沮喪都因此一掃而空。
第六,充滿樂趣的體驗使人覺得能自由控制自己的行動。
第七,進入“忘我”狀態。
第八,時間感會改變——幾小時猶如幾分鐘,幾分鐘也可能變得像幾小時那么漫長。
目前,心流理論已經廣泛應用到企業管理、消費者行為、網絡生活等多個領域。在實際工作中,員工增加對任務的內心興趣,或者主動接受、執行有挑戰性的任務,都易于進入心流狀態,而這種狀態對員工個人成長和所在團隊都大有裨益。
在個人成長方面,心流狀態不僅可以增加員工的個體成就感和積極性,還可以有效地提升員工的個人業務技能;在團隊成長方面,由于心流體驗和團隊績效呈正相關,進入心流狀態的員工越多,團隊的工作氛圍就越好,團隊績效就完成得越出色。這也提示了管理者(特別是中層),要不斷完善管理措施,增加團隊成員的心流體驗,從而有效地提升團隊績效。
與此同時,中層也要通過正確地使用心流來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,促進個人的成長,以便自己成為更加出色的業務 / 專業帶頭人和輔導者。
推薦